Login
公司新闻
你的位置: B体育 > 新闻动态 > 公司新闻

东南亚:中国叙事 才刚开始

2025-05-01 04:08:30

  东南亚:中国叙事 才刚开始继续参与出海,最近我去了HK、中东、东南亚,把现场的洞察做了几个中长视频,发布在抖音、B站等平台。文字最准确细致,写个长文吧。

  ISEAS(尤索夫伊萨东南亚研究所),是一所位于新加坡的研究机构,在东南亚问题上很是权威。2024年,ISEAS做了一个民调,如果与一方结盟,东南亚人会怎么选——大多数人选择中国而不是美国。此研究持续多年,这是第一次出现这样的结果。

  西方评价中方出访东南亚,总喜欢提一种观点:东南亚国家和中国有南海纠纷,东南亚畏惧中国,不可能诚心和中国合作。

  近代,东南亚被英国、法国、荷兰、西班牙、葡萄牙、美国分割殖民。二战,日本占领东南亚。欧、美、日,留下无数暴行。

  “新加坡国父”李光耀,亲历日军。一天,他出门办事,行路时忘记向日军鞠躬行礼,遭到日兵毒打。一阵折磨和羞辱后,日本人呵斥他原路返回。

  李光耀的回忆录里,还记载了日军英、澳战俘,军警妇女,殴打平民。记载了日本的虐杀,50辆卡车拉到海边,双手被反绑的囚犯被要求走向大海,日军的机关枪在他们身后火舌四溅。这是日本的“肃清大”,马来西亚、新加坡上万人死亡。记载了李光耀被挂在杆子上的人头吓一跳,听到练兵场上日军刺刀刺向稻草人时发出的叫喊声。还记载了李光耀路过,看到门口排了200多个日本兵。

  另一位东南亚领袖,做了22年马来西亚总理的马哈蒂尔,也是这段恐怖岁月的亲历者。他在自己著作《医生当家》写道:日本军警最喜欢的方式是用高压水管强灌囚犯喝水,肚子会因此膨胀,而他们这时就猛踩囚犯的腹部,使他把水呕吐出来。

  李光耀在新加坡发起Learn from Japan的全动。总理马哈蒂尔在马来西亚发起Look East国策,向东看,全面向日本学习。

  1994年,马哈蒂尔访日,说了这样一段争议极大的话,“日本总要为过去的战争道歉,这很奇怪。如果我们总要让日本承担过去的责任,那西方宗主国要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呢?”

  在东南亚内部,领土纠纷、种群矛盾很普遍。柬埔寨和泰国有边境、海权争议,印尼和马来西亚有岛屿争端,菲律宾和马来西亚有沙巴地区主权之争,2013年武装冲突,数十人死亡。但是,大家依旧好好过日子,整体非常平和。

  犯下罪行的欧美、日本,都能接受。而中国,在文化上同宗同源,不输出,拥护开放市场,带着尊重和互利而来,因此,中国和东南亚的深度融合,才刚刚开始。

  第二步,改造周边环境。两次世界大战发源欧洲,本质是德国崛起,要求重新划分势力。同样,日本崛起的下一步是侵略朝鲜、中国,构建“大东亚共荣圈”。美国崛起后,由时任总统门罗提出“门罗主义”,宣称美洲是“美洲人的美洲”,欧洲不得插手,最终实现“美国的美洲”。

  中国也会遵循这个规律。但是,和欧美日不同,中国是唯一一个在崛起过程中没有殖民,没有侵略的大国。而是依靠国人的牺牲奋斗精神、极度重视教育的文化传统、社会高效组织方式,因此中国想要的周边环境,不是排他的,而是和平、互利。官方的提法叫做:义和为利,德广成邻,共建周边命运共同体。

  而泰国之所以没有成为殖民地,不是因为泰国多强。而是因为他西边是英国殖民地,东边是法国殖民地。泰国打造的人设是:两位大哥,想必也不想起冲突,不如留着我,做个缓冲地带。

  二战爆发,英法荷美滚蛋,日本占领东南亚。而泰国,还是没被殖民,而是成了日本盟友。泰国对英美宣战,除了提供资源,还参与日军军事行动。

  正如开头所言。二战,日本犯下暴行,李光耀、马哈蒂尔都是亲历者,自传中恐怖跃然纸上。但是仅仅20年后,东南亚开始向日本看齐,争取日本投资。

  日本尚且如此。文化上同宗同源的中国,显然可以。文章开头提到的ISEAS(尤索夫伊萨东南亚研究所)调查报告,东南亚选择中国,令nyt的专栏作者惊讶,但是亲历东南亚十年发展的人,应该早就感同身受。

  比如,这次中方出访三国之一的马来西亚,曾经可是排华急先锋。1969年的“5·13”种族冲突,本地华人,夺走上千人性命。也是因为排华,马来西亚把一个叫新加坡的城市,踢出去,变成了一个独立的国家。90年代,马来西亚在南海扣过中国的渔船。2015年,发生过袭击华人商铺的,刘蝶广场,茨厂街事件。

  但现在,马来西亚,亲近中国,有目共睹。和中国一样,《哪吒2》刷新了票房,马来西亚影史最卖座动画电影。中国的书籍教材、电视剧、娱乐节目在马来西亚很流行。

  在马来西亚,简体中文普及很高。2024年,当了22年总理的马哈蒂尔在社交网络抱怨,马来西亚购物中心华文招牌泛滥,他写道:“突然之间,我感觉自己好像到了中国。”,“没有任何马来文,完全没有”。

  当下,菲律宾对中国态度是最差的。菲律宾,曾经是美国殖民地,和美国百年爱恨情仇,爱的时候多,恨的时候少,经济对美国依赖深。

  越南,新加坡,比较中立。既对中国表达足够的善意,也很重视美国给的压力。两国在中美之间都得利,所以都要搞平衡。

  马来西亚最亲中。马来西亚,对中国是贸易顺差。中国是马来西亚出口的第一大客户金主,也是马来西亚外来投资的第一来源地。马来西亚的基建依赖中国,马来西亚东海岸铁路,首次用铁路把马来西亚的东西海岸连到一起,是足以改变马来西亚国运的项目。

  东南亚务实灵活。我们出海东南亚,要少讲情怀,多谈利益。平等互利地看,中国给东南亚带来什么,东南亚给中国带来什么。

  当下的东南亚要发展,要富裕,更细一点,要三样东西。第一,要市场;第二,要产业;第三,要基建。

  第一,市场。都说美国是全世界最大的甲方。但别忘了,中国虽然“重生产、轻消费”,但也是大市场。

  东南亚还有两个特产,中国都是最大的消费金主——农产品、旅游。为什么中国是大金主,关键的一点——近。

  看一下旅游业占GDP比重,菲律宾约10%,马来西亚约13%。而泰国旅游收入占GDP的20%。

  2023年9月,泰国对中国游客实行免签,泰国总理赛塔·他威信亲自在曼谷国际机场,迎接抵达的第一批中国游客。

  2019年中国进口的新鲜榴莲,超过车厘子,至此,中国的“进口水果之王”一直是榴莲。这又巨臭又美味的小可爱们,来自泰国、马来西亚、越南。

  New York Times 标题很直白了。和榴莲类似的还有东南亚的椰子、咖啡、大米、芒果……

  所以,也不能说,只有美国有市场,东南亚的帽子鞋子衣服的确靠美国。但是,农产品、旅游,主要卖给中国,这个大金主。

  2024年中国进口的榴莲去2017年增长了11倍。疯狂增长的背后,是东南亚和中国关系稳定,交通运输越来越好。

  说到基建,肯定要说中国高铁。把时间拉长到十年来看,中国地铁,是东南亚一点点接纳中国,最好的最直观的证明。

  泰国、马来西亚、越南,很早提出要造铁路。但是都对中国方案非常犹豫。泰国、马来西亚,都立项了,确定给中国建。然后,这个立项又被新政府推翻了,其中马来西亚就是被这篇文章反复提及的马哈蒂尔推翻的,他2018年再次上任总理,上任后就推翻了前政府订立的中国高铁方案。

  泰国、马来西亚,曾经否定了中国方案,最后又提起来,还是要给中国建。中泰铁路,计划2028年开通。马来西亚东海岸铁路已经完成八成,大约2027-2028年开通。

  又要提马哈蒂尔了。90年代,这位马来西亚总理正式提出了铁路连通欧亚的想法,也就是泛亚铁路。包含三条路线,从中国昆明出发,中线经老挝、泰国;西线经缅甸;东线经越南、柬埔寨,接着在泰国南部会合后南下,连接马来西亚和新加坡。

  当时,他正在提,Look East国策,向日本学习。日本新干线,正是日本强盛的符号。马哈蒂尔脑海中的泛亚铁路,肯定是日本新干线年后,中国成为泛亚铁路的主要建设者。十年,一波三折,最终全面开花。

  泛亚铁路是东南亚国运级别的项目。既然东南亚有意承接部分中国产业,那产品怎么卖到市场?如果还是靠现在的海运,完全依赖马六甲海峡,路线绕,也没有中间停靠。但走铁路,北上进中国市场,再往北往西直接去欧洲。效率和成本都会明显改善。东南亚的贸易局面才能完全打开。

  没错,由于地缘,一部分产能从中国外迁,东南亚是首选。但是,作为参与者,我想分享一个点,不是中国企业在被动地转。我也一直和来咨询的企业说,出海东南亚,中国企业要强势,我们手里握着主动权。

  上篇文章/视频,我分享了一个看法,越南不是“下一个中国”,出海的现状是“九子夺嫡”——越南、印度、印尼、泰国抢得正凶。

  汽车产业,泰国和印尼抢。东盟第一汽车生产国,是泰国。但东盟汽车第一大消费国,也是第一大GDP是印尼。印尼还富含镍、钴、锂、锰,这些新能源汽车重要原料。2020年印尼,禁止镍出口,就是为了倒逼外资来印尼造车。因此,去泰国有产业集群,去印尼离市场和原料更近,各有千秋,反而成了制衡,谁能给中国企业更多收益,中国企业就去哪里。

  苹果产业链,越南,印尼,南亚的印度,也正抢得凶。纺织服饰鞋帽,竞争更激烈了,越南,柬埔寨、印尼,南亚的斯里兰卡、印度、孟加拉……

  尤其是纺织、消费电子、新能源,上游的供应链完全依赖中国,怎么争取中国企业来设厂,当然是尊重中国利益,维护稳定和中国的关系。正因为东南亚看重的市场、产业、基建,都可以依靠中国。虽然不能说东南亚完全倒向中国,但是天平一直在向中国一点点倾斜。美国关税战,想拉上东南亚封锁中国,不可能。2024年,日本提“亚洲版北约”,也没人会接线 中国获得什么

  第一,众所周知,市场。虽然不能和中国、美国大市场比。但是东南亚也有近7亿人口,而且极度年轻,印尼、马来西亚、菲律宾、越南,35岁以下的年轻人口占比更超过50%B体育官方网站。东南亚人消费意愿强,GDP的60%是消费。伴随产业链转移,东南亚慢慢变富,中产阶级涌现,有大商机。

  所以,我想分享的是,东南亚,不仅是市场增量,更宝贵的是,给中国企业的成长一个质变的机会。市场增量,世界其他地方也有,比如南美中东,但是后者,东南亚很宝贵,是中国让渡+互利换来的影响力,是一个历史级别的机遇,我辈应该利用好。最后要说,中国有做的不好的地方,那就是文化输出太弱了。我在《《黑神话》:中国不是产能过剩,而是产能不足 衣公子》,深入谈过这个问题。

  中国在经贸互利上做得不错,但是文化输出太弱。以至于在东南亚更有影响力的西方,塑造了中国的刻板印象。对比之下,东亚的韩国在东南亚做得很好。韩流在东南亚太吃得开了。中国品牌闯东南亚市场,首选韩国明星代言,而不是本地明星,效果非常好。我们自己的项目,如果能做起来,下一步也是打算请韩国明星。

  蜜雪冰城,“歌曲”和“雪王”IP形象,在东南亚逐渐普及。很多东南亚小孩会一句中文,就是“你爱我,我爱你,蜜雪冰城甜蜜蜜”。。。。。人嘛,就是这样,吃吃喝喝,开心快乐,过程中,慢慢就会改变对中国的刻板印象,更接纳中国。我一直和东南亚人说,中国人有什么好fear的,我们很会享乐,我们巨爱美食。

  2018年,因为中国贸易重心在美国,所以靠太平洋的中国东南部机会多。贸易战之后,中国贸易的重心开始向欧洲、东南亚转移,对应的,你可以看到中国的中西部和南部,相对活跃了起来。

微站点
查看微站点
个人中心
人工客服
回顶部